1460056313.jpg 

趁著上週六行政人員補上班的空閒時間,「黑色標本」先生教了我腳踏車拆裝的第一課:「拆輪子以及換內胎」。

出國旅行,拆、裝輪子是一定要學會的:在腳踏車裝箱打包時必須拆前輪,行李落地後也要開箱組裝;萬一途中輪胎不幸被刺破,不管前、後輪,更是一定得拆下來換、再裝回去的。

拆、裝輪子的技術看似不難,不過要能順手,需要一點兒時間練習。對我來說,這是腳踏車拆裝的第一課,也將是對腳踏車硬體的了解所跨出的一大步。

1460056314.jpg 

【照片編號02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先從前輪開始拆:首先,必須把輪軸中間的「快拆」鬆掉,然後把「煞車線」解開;這兩個小東西解開之後,就能將支撐輪子的兩支「前叉」和輪子輕鬆分離。

到這裡為止,「黑色標本」先生都講解得很慢、也處理得很仔細,讓我誤以為它很容易;不料自己動手之後,笨手笨腳的焦慮隨即上身,煞車線硬是不願意乖乖聽話,使我差一點兒就將它給扯斷。傍晚回到家,才發現真正被我扯掉的,竟是小指頭上的一小塊皮,我真的還是比較適合彈鋼琴啊,呵呵~~

1460056315.jpg 

【照片編號03】

1460056316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04】

1460056317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05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輪子既然落地,接著,假設它的內胎已經破掉、必須更換;所以先要將外胎取下,再將內胎拉出來更換。小吉是新車,外胎附著在鋼圈上,顯得非常緊密,光用手拉不太好取出,必須使用「挖胎棒」。紅、藍、黄三色的挖胎棒,長得很可愛,一小段、一小段將外胎挖出鋼圈、勾住輪子的輻射鋼條,一大圈外胎就可以乖乖脫落。

如果內胎是被尖物刺破,要先檢查一下「兇手」是否還卡在外胎上?仔細找到原因、將它取出,才不至於在換裝新的內胎之後,再度被刺破。這一點很重要,旅途中萬一輪胎被刺破,我得記住要檢查!

1460056318.jpg     

【照片編號06】

1460056319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07】

1460056320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08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接著就是把內胎拉出來,取出時要注意內胎打氣的「氣嘴」部分,要將它小心拔出。至於外胎,只要能將內胎取下,它並不必和鋼圈分離,就可以進行「檢查」。破掉的內胎拔出,可以「補胎」,或是換上一條新內胎;旅途中,我應該會帶兩、三條備用內胎,所以應該是選擇直接換新。

將內胎從氣嘴的部分先接好,再把它塞回外胎和鋼圈之間,這時要注意不要將塞回去的內胎捲成一團。所以裝入之後,要先用打氣筒打一點兒氣,確定內胎已經伸展到它該在的位置。然後,便要沿著輪圈,把剛剛用「挖胎棒」挖出鋼圈的外胎塞回去、卡住鋼圈,並沿輪圈做一下檢查。

1460056321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09】

1460056322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10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檢查無誤之後,便可以將輪胎打滿氣。小吉是登山車,輪胎的胎壓要打到 40~60 磅,至於我的公路車小富,前輪要打到100 磅,後輪則要到 105~110 磅--這麼高的磅數,讓輪子「摸」起來和「看」起來都很硬,所以有不少路人曾經問過我:「你這種車輪是不是不用打氣啊?」--要打氣、要打氣!它只是很會「裝硬」而已,呵呵~~

我還不太會用挖胎棒,所以東撞西撞,費了好一番功夫。接下來,就是把前輪按照剛剛取下的過程,順序相反地裝回去。這時要特別注意輪子有沒有扶正,輪圈距離兩邊的煞車皮要等距,並要確認把手旁邊的煞車線是否脫落,才能將煞車線準確無誤的裝回去。「黑色標本」先生非常細心地教我觀察車輪上的紋路:當車輪前進時,紋路要由內向外,當遇到雨天,水才會向輪子兩側排出;而這個車輪紋路的觀察,也可以確保輪子到底有沒有裝反--看吧,我以前就說過這位先生是神吧!^^

1460056323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11】

1460056324.jpg  

【照片編號12】

1460056325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13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輪作業完成,接著換後輪。上飛機時,後輪不拆,所以下飛機時,自然也就不用裝回去--阿彌陀佛!現在的練習,主要是為旅途中輪胎被刺破做準備;當然,這種事情可不要輕易發生才好。

後輪的拆卸比較麻煩,必須將車子以坐墊和把手為支點「倒立」;然後和前輪相同,先放鬆「快拆」及「煞車」。比較麻煩的是,後輪輪軸附有八到十圈和變速器接在一起的「飛輪」(重疊的小齒輪),必須小心將變速器扳開、將後輪和飛輪從鏈條上取下。

平常如果自己清理車輪,也可以趁此機會徹底清洗一下飛輪;因為飛輪上面的塵垢,平常比較不容易深入清理。「捷安特」有幫客人做清理腳踏車的服務,就像我們汽車的「洗車」,一次要價 600 元(不知道有沒有漲價?),實在不便宜,這種錢說真的以後可以自己賺,還可以培養自己和愛車之間的感情。

1460056326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14】

1460056327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15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一步,當然就是把後輪裝回去了。和拆下相同,裝回去時要先把變速器扳開,讓飛輪和鏈條卡住,再處理煞車線和快拆的固定。到此,拆輪子、換內胎的「腳踏車拆裝第一課」,算是順利學會,離夏天的旅行又近了一大步!

這整套過程,除了靠著練習的過程將它記住,別無他法。「練習」這個步驟,在許多日常學習中都很重要,比如語言、比如機械;可惜那也是學習過程中,最被引以為苦的部分。星期日下午,在沒有「黑色標本」先生的幫忙下,我在家裡用「小捷」做了一次練習。過程算是順利,沒有再碰破手上任何一塊皮,不過兩隻手倒是弄得烏七嘛黑的,十足像個修車的「黑手仔」。

這篇文章寫得有點兒單調,不然弄個猜謎當 ending 好了!現在請大家來猜猜看:文章中 16 張照片,有哪兩張拆的是「小捷」,而不是「小吉」的輪子?(提示:看起來,「地板」可能暗藏玄機 ^^)--答對的人,可獲得版主免費拆輪子、洗腳踏車服務一次 ^^

1460056328.jpg   

【照片編號16】

arrow
arrow

    Kopfho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