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3.JPG

老闆:「有鑑於昨天下午三點才能 check in 的經驗,我們今天其實可以下午再出發到琉森,悠閒一點,時間其實沒那麼趕的!」

夥計:「喔!」……

老闆:「你確定不要先到街上,找家麵包店悠閒地喝咖啡、吃完早餐,再回旅館休息一下、上個廁所,這樣往琉森的路上也比較自在嗎?」

夥計:「不用吧!」……

老闆:「看起來,颱風好像已經直撲台灣,不曉得家裡的情況怎麼樣?需要先問一下家裡,或者,等一下到火車站,連上網路,再問一下狀況嗎?」

夥計:「需要嗎?」……

老闆:「你有睡飽嗎?……你今天很沉默。」

夥計:「我睡得很飽,精神很好啊!關於沉默,我想,我平常寧願不說話,被別人誤認為我很笨;也不要一直說話說不停,被別人證明我很笨。」

……

(老闆OS:老闆就是因為話多且笨,才會辦理這種要價高昂的員工旅遊... ><)

015.JPG

好吧!話是可以省著說,但麵包不能不吃。夥計改行成為麵包師之後,我們的嘴倒是越來越挑了。昨天在蘇黎世火車站,有個農產品的市集,我們嚐了瑞士最具代表性的「辮子麵包」,它的外型油油亮亮,麵團通常會搓成六到八股,編成一大個辮子頭,看起來體態飽滿,因為含有奶油,所以吃起來質軟而香。

另一種則是紮實厚重,外表烤得脆脆的「鄉村麵包」,在市集裡,可以只買四分之一,不需要整個買走。這種道地的農家麵包,外皮十分有咬勁,不過麵包內部卻是濕軟不乾,很有嚼勁,即便過了一夜,翌日仍覺新鮮彈牙。然後,這裡吃到的咕咕霍夫,質地像是磅蛋糕,和在法國東北嚐到的大不相同,不過夥計認為它仍是一種發酵過的「麵糊麵包」。

016.JPG

來到琉森,我們則嚐了「德國結」和「大可頌」,質地都不錯,比較意外的發現是大可頌的表皮,竟如德國結,在入烤之前,有被鹼水泡過的鹹焦香。

下午,則是第一次嘗試酸酸甜甜的「大黃塔」,原來大黃的味道和梅子很接近,顏色呈紫紅,外國的烹飪節目常見到外型酷似西芹的大黃,原來是這樣的滋味。另一個上頭裝飾著檸檬糖果的檸檬捲,外表的海綿蛋糕十分鬆軟,裏頭則是檸檬卡士達,質感和諧而美妙。

017.JPG

018.JPG

橫跨羅伊斯(Reuss)河上的卡佩爾木橋(Kapellbrücke)、斯普洛耶木橋(Spreuerbrücke),是今日琉森重要的城市象徵。

木橋建於14世紀,原來的目的是防禦入侵者。在卡佩爾木橋上頭,還有守護琉森聖人的一百張版畫,做工很細緻,可惜在1993年遭遇大火,現在看到的木橋,其實大半是重建過的。

019.JPG

020.JPG

021.JPG

022.JPG

大家熟悉的瑞士英雄威廉泰爾,那個為了反抗奧匈帝國暴政,挺身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的農夫,就是在這裡,用其精準的箭法,被當權者逼迫當眾射下了他兒子頭頂上的蘋果,成為當權者的眼中釘。後來,他引領瑞士人民反抗暴政,雖未成功,卻成為羅伊斯河上偉大的民族英雄。

斯人已遠,但如果回憶一下名將費德勒 (Roger Federer) 和辛吉絲 (Martina Hingis),在網球場上求勝的拚勁,會很容易感受那種堅毅的民族性。琉森街頭的壁畫,和我們在南德看到的畫風很接近,不過色彩上更為鮮豔狂野,且出現許多南方民族的戲劇元素,像是華麗的面具。

023.JPG

024.JPG

025.JPG

026.JPG

027.JPG

028.JPG

早上離開蘇黎世,到達琉森時,不過早晨八點半。瑞士很小,只比台灣略大,我們繞一圈,將停留十個地方;可以想見每往前進一站,移動的車程,只需要一到兩個小時。

於是,我們這回沒有花大把鈔票,買歐洲火車票的「周遊券」,反而買了一種只在瑞士通行的「半價卡」:一個人花120元瑞士法郎,大概是台幣4000元。這種「半價卡」,在瑞士搭車,每一種車票都可以享有半價,不只地鐵、公車、火車,也包括一些著名的高山火車路線。

接下來,我們有趣的工作就是:好好記錄每次交通的花費,看看這半價卡省下來的錢,扣掉它的工本費,到底划不划算。這個實驗還沒有答案,不過,每天我們都有一種「最好今天的票很貴」的期待感,因為票越貴,表示我們省越多。(真的嗎?... ... 票越貴,不是花越多嗎?哈哈哈!)

029.JPG

030.JPG

031.JPG

032.JPG

033.JPG

034.JPG

035.JPG

036.JPG

037.JPG

038.JPG

039.JPG

040.JPG

041.JPG

042.JPG

043.JPG

044.JPG

市區裡,高級餐廳與名錶商店林立,不絕於途的度假人潮,讓這個歷史古城,有了華麗昂貴的新姿態。

兩個吹喇叭的小朋友,在人潮聚集的市街上「打工」賺錢,喇叭吹得很有精神,和音、節奏都不錯;我注意到當有人往前投錢時,認真吹喇叭的頭還會趕緊答禮感謝客人,這個現象很有趣:你可以說這兩個孩子很懂禮貌;另一方面,卻也顯示吹奏時並不專注。不過,他們還小,這樣的掙錢方式,需要累積更多一點人生體會。

市區東邊,有個在岩洞中的「垂死獅子」雕像,是為了紀念1789年在法國戰死的瑞士士兵。肅穆沉靜的石雕前,因為夾雜一大批強國人的高談闊論,讓氣氛變得詭異而滑稽。我懷著壞心眼對夥計說,真慶幸被攻陷的,不是只有日月潭。

我們爬上了14世紀建成的慕希格城牆(Museggmauer),俯瞰琉森城區,那些羅伊斯河上的美好過去,恍若時間精靈,早已隨滔滔河水,向前奔流。

014.JPG

045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pfho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