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24926962.jpg

今天里程最短,一早就從 Wurzen 小鎮騎到萊比錫。

今天要花半天時間參觀巴哈工作了大半輩子的湯馬斯教堂 (Thomas Kirche),以及在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音樂廳附近的孟德爾頌之家 (Mendelssohn Haus)──這也是昨天選擇住在鄰近萊比錫的 Wurzen 小鎮的原因。

旅館在郊區,是個家族經營的旅館;老闆人很親切,用英文為我詳細解說旅館各項服務。旅館距離湯馬斯教堂有四公里遠,我放下沉重的包包、騎著小吉,在陽光熾熱的正午時分前往。

1824926963.jpg

萊比錫是個大城,工商業往來頻繁,歌德也曾在這兒就讀大學;1989 年在萊比錫曾有一場「週一示威」,因此它在兩德統一的進程上,扮演一定的催化角色。不過我對政治及大城市的發展興趣不高,只是心繫著這兒曾是巴哈、孟德爾頌以及舒曼夫婦發光發熱的舞台。

1824926964.jpg 1824926965.jpg

如果我沒有記錯,巴哈搬離出生地埃森納赫之後,先在威瑪工作,然後獲聘到柯登宮廷擔任管風琴手,最後才到萊比錫,而這一待就是 27 年,是他生命中工作時間最長、也是最重要的創作時期。如今巴哈就葬在教堂之中,在湯瑪斯教堂旁邊立有他的銅像,而在教堂對面則有他的博物館。

相較之下,我比較喜歡埃森納赫的出生之屋;在湯瑪斯教堂,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,旅行團一團接一團,相對是吵雜的。博物館的陳設也沒有埃森納赫的巴哈之家來得細緻,其實巴哈在此工作的時期,其音樂上的地位已經舉足輕重,比較起來會覺得這裡的一切顯得理所當然,而沒有埃森納赫那些舊鞋、鳥籠、黃色康乃馨來得單純動人。

1824926966.jpg 1824926967.jpg 1824926968.jpg 1824926969.jpg   

我的巴哈之旅,大概就走到這兒了吧,在博物館紀念品店看到一個馬克杯很漂亮,上面大約是印著《咖啡清唱劇》的細目;我很想買,卻帶不走,因為接下來還要走一千多公里,這馬克杯這樣跟著我顛頗,我會捨不得,所以就讓它留在紀念品店裡,以後重遊時再買吧!

我的認路能力很差,已經打開 GPS 帶路,離開湯瑪斯教堂,我還是花了好久才找到孟德爾頌之家。今天太陽很大,皮膚曬得都會痛了,我想應該有 30 度以上吧!走進孟德爾頌之家,櫃台小姐非常客氣,詳細為我解說裡面的規矩,並好心地借我一本英文導覽──我看上面這導覽手冊是要錢的,也許只有我一個客人吧──所以我很開心地慢慢對照了起來。

1824926970.jpg 1824926971.jpg 1824926972.jpg 1824926973.jpg   

對於萊比錫而言,孟德爾頌當然是很重要的:他曾是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指揮,這是一個和柏林愛樂同等級的樂團,當年它扶助了孟德爾頌,而孟德爾頌則是用他的生命光耀了樂團的歷史。所以相對地,對孟德爾頌來說,在萊比錫十來年的歲月,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。

在這裡,他發掘了巴哈被人遺忘的《馬太受難曲》,將它重新演奏,世人才得以重新追憶並好好認識巴哈的作品;在這裡,因為他的工作,使得「指揮」這項工作成為一種專業,而非樂團裡可有可無的附屬。音樂歷史上曾以「指揮」、「音樂總監」聞名的音樂家們,其實都該好好感謝孟德爾頌這位指揮界的始祖。

1824926974.jpg 1824926975.jpg 1824926976.jpg

不只如此,孟德爾頌還發明了指揮棒,呵呵~~只可惜從小環境優渥、父親是漢堡大銀行家背景的孟德爾頌,吃穿不愁、旅行享樂不愁,卻在真正投入工作之後,積勞成疾,英年早逝。很多人因其家世,總愛稱呼孟德爾頌為「幸福的音樂家」,但是這幸福的定義拿到歷史上來評斷,可就見仁見智。

從前我們印象中的音樂家、藝術家多是窮光蛋,要嘛離鄉背井、體弱多病,還有鬱鬱不得志、貧病交加、晚年精神成疾的;獨獨孟德爾頌,出身上流社會,從小受到長輩們呵護備至,不只音樂的發展受到有心地栽培,在其他方面像是畫畫,也有專門的老師指導,自小就顯露不凡的才能。

1824926977.jpg 1824926978.jpg 1824926996.jpg 

孟德爾頌出生於 1809 年,今年恰好是他 200 周年的誕辰紀念,在布商大廈音樂廳有一些他的紀念音樂會。時間非常巧,今年也是韓德爾 250 周年的逝世紀念,可惜我因為路程接續的考量,明天並沒有要繞到哈勒 (Halle) 去,只能以後再來看看。哈勒距離萊比錫已經不遠,但是我如果繞過去,明天的里程將會超過 100 公里,這讓我改變了先前的規劃。

1824926980.jpg 1824926981.jpg 1824926982.jpg 

據說孟德爾頌之家這棟公寓,在他晚年居住當時,是萊比錫新潮青年的豪華住所。其實就格局的廣大方正來看,今天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,也應該是很有錢的人家吧!這麼多個房間之中,我最喜歡上頭這間書房,午後的陽光就像拍照時這樣,每天斜斜地照射進來;而書房這一切,照片裡的人、還放著樂譜的琴、用了一半的羽毛鋼筆,都已經跟著它們的主人去了遠方。

1824926983.jpg 1824926984.jpg 1824926985.jpg 1824926986.jpg 

中午沒有時間吃飯,等離開孟德爾頌之家時,我才真正感到飢餓。旅遊書上語焉不詳、沒有詳細介紹舒曼的故居,GPS 的圖資似乎也沒有收錄。我在街上晃了一下,斷斷續續看到幾個指標,卻連不起來;最後我怕 GPS 沒電,會讓我回不了旅館,只好放棄到舒曼故居的念頭。我雖然不喜歡大城市,大城市卻能吸引這麼多藝術工作者,在此地、在歷史上,永恆留下他們的足跡;我想,文明與文化的依存、演進關係,真是很耐人尋味的。

1824926987.jpg 1824926988.jpg 1824926989.jpg 1824926990.jpg 

我的騎車日數將近一半了,不過里程卻比預定的少了許多,2500 公里大概完成不了,也許能騎到 2000 公里就不錯了吧!可是當我想起這一整天,小吉帶著我沒有負擔、沒有壓力地漫步在這個大城市裡,其實旁人的形色匆匆,一下子竟也顯得舒緩了起來;那麼,一百年、兩百年再回頭來看,還有甚麼事情需要這麼慌張、這樣急促呢?那麼, 2500 公里和 2000 公里的差別,又是甚麼呢?

1824926991.jpg 1824926992.jpg 

這是我的晚餐,來德國第一次吃披薩,點了一種叫做 NEW YORK 的口味,上面有一種很特別的蔬菜,黏黏稠稠一團一團,裡面裹著鮪魚、火腿,以及濃濃的起司、番茄,和各式各樣的小蘑菇。整個感覺是不難吃,我卻也不頂喜歡,我還是想念蛋糕小達人做的薄脆披薩。

明天我將到威登堡,德國有很多地方叫做威登堡,我要去的這個威登堡全名是 Rutherstadt Wittenberg,這是一個馬丁路德待了很久的城市。他當年離開瓦特堡 (埃森納赫) 之後,輾轉到這兒來,而這兒也是他花最多時間翻譯聖經的地方。過一夜,離開威登堡之後,就要直接進入柏林。

今天沒有啤酒,只有百事可樂;一天又將盡,晚間九點,燠熱一整天的萊比錫天空,還留著一些淡淡的晚霞。就用我的可樂代替酒,敬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吧,在萊比錫,他們是令人永遠懷念、無人能取代的永恆四重奏。

1824926993.jpg 1824926994.jpg 1824926995.jpg 

arrow
arrow

    Kopfho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